8月26日,比利时生物制药公司优时比(UCB)宣布了一项在中国的战略分拆协议。优时比将以6.8 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在中国成熟业务(包括5款药物和珠海生产基地)出售给康桥资本和阿布扎比的投资公司Mubadala。优时比主要从事神经学和免疫学领域的药物研发和生产,于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并开展业务。1996年,优时比在上海设立了在华第一个办事处。2006年优时比收购了德国许瓦兹制药公司及其在珠海的工厂。此次出售的5款药物为神经病学和过敏类药物,包括Keppra(左乙拉西坦)、Vimpat(拉考沙胺)、Neupro(罗替高汀)、Zyrtec(西替利嗪)、Xyzal(左西替利嗪)等。此次分拆不包括类风湿关节炎产品希敏佳2023 年这5款药物在中国的总净销售额为 1.31 亿欧元,这些无一例外都面临仿制药激烈竞争。例如公司的原研左乙拉西坦 ( Keppra ) ,作为癫痫治疗领域的一线用药,曾经在中国市场占有第一,如今有超20款国产仿制药上市,业绩迅速萎缩。据2023年业绩数据显示,优时比2023全年营收为52.52亿欧元,调整后的EBITDA利润13.49亿欧元,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.43亿欧元。也就是说,这5款成熟产品的销售额只占优时比全年销售额的2.5%,此次连同药物和生产基地一起卖掉,铁了心要剥离掉非核心业务。优时比CEO表示:“近期,优时比正积极筹备在中国市场推出一系列免疫系统、神经系统及罕见病领域的创新药物。”近年来优时比的营收逐年下滑,从2021年57.77亿欧元跌到2023年52.52亿欧元。近年来公司正在加紧推进新产品的上市开发。今年7月,由安进和优时比合作开发的治疗骨质疏松创新药罗莫佐单抗注射液(Evenity®)已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,上市在即。UCB的全球后期产品线已演变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的几款新产品,UCB正专注于将持续十多年的公司增长。面对集采和反腐,不少外资药企都面临着业绩压力,都转向了代理或者出售在华资产。2023年10月,葛兰素史克与智飞生物签订协议,后者获得重组带状疱疹在华销售权;同年11月,辉瑞将13价肺炎疫苗的中国权益交给了北京科园;今年8月1日,日资药企协和麒麟(Kyowa Kirin)宣布将中国子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香港维健医药集团,作价7.2亿元人民币。无论是宇宙大厂,还是曾经“小而美”的养老外企,在复杂的创新药环境下无法躺平。—The End—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